转型案例 | “新客运”:缓解传统客运阵痛的良药

来源:帮邦行网约车官网作者:帮邦行 2019-08-01 17:05

    随着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蓬勃发展与融合,近些年,高铁、民航、水运等运输方式发展强劲,道路运输受到明显冲击,道路客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逐步弱化;


    乘客出行需求不断升级,出行方式选择也越来越多,逐渐向着安全、舒适、便捷方向发展;私家车、黑车的大幅增加,致使客运班线,尤其是中短途客运班线客源减少,造成客运运力、资源过剩,企业经营效益下降,传统道路客运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“阵痛期”。


    缓解阵痛,“新客运”是良药:阵痛并不代表即将终结。在行业阵痛期,道路客运企业亟需通过技术与管理的创新,走向新生。在这个过程中,互联网新技术与新思想的崛起催生交通运输业新业态频现,也给当下道路客运行业尽快走出阵痛期提供了解决方案。道路客运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,稳中求进、创新突破成为道路客运企业的发展方略。


网约车新客运


    针对道路客运业如何实现创新突破、转型升级,帮邦行联合创始人&CEO傅顺开在2019年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上首次提出“新客运”概念。


    所谓新客运,是在互联网发展新时期和道路客运发展新阶段,凭借升级道路客运企业扎实的传统线下服务能力,构建更安全、更经济、更高效的线上线下交互、支付和服务能力,以满足海量用户多样化出行需求。


    随着乘客需求侧逐渐朝着精细化、便捷化、安全化发展,道路客运的供给侧产生结构性偏差,传统道路客运的定点、定线、定班、定时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。


    因此,以需求为根本导向,向乘客提供以“灵活、快速、小批量”为特征的网约客运服务,是充分发挥道路客运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。


    “新客运”打破了空间、时间、距离等固化多年的维度,深入挖掘道路客运潜在市场,以“新”促“旧”或以“新”代“旧”,升级改造传统客运,真正实现“门到门”的网约车出行服务。


转型案例 | “新客运”:缓解传统客运阵痛的良药

遍地成“网”,实现1+1>2的经营效益


    在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凭借互联网发展“新客运”?山东淄博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近期的实践探索,成为当下发展“新客运”的典型样本。


    继今年7月初山东淄博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与帮邦行合作开通“博山区—济南”线路后,淄博交运基于此前线路运营经验,深刻解读市场需求,聚焦淄博定制客运市场空白,陆续与帮邦行合作打通了“沂源县—济南、淄川区—济南”两条线路,由单一到全方位,由小范围到大规模,实现淄博到济南地区的网约车出行线路的全面覆盖。


    在新线路的运营中,淄博交运和帮邦行共同整合以“淄博—济南”为中心辐射各地的全线路,化零为整,实现集约化、规模化经营,在提高订单调配灵活性的同时,更为乘客带来了优质、高效的网约服务体验。


    在以“新客运”为主导思想的互联网平台强大的赋能优势下,新线路的开通能有效促进道路客运企业客运业务的递增和质量提升,形成企业新的赢利点和竞争力。


    淄博交运在互联网平台新技术的保障下,摒弃传统的三段式出行服务模式,统一实行“门到门”“随客而行”的网约车客运服务;


    帮邦行则主要依托强大的平台优势,充分运用互联网新技术为线路运筹加码,实现安全管控和技术保障。双方整合资源、优势互补,深入挖掘市场潜力,打通服务闭环,助力企业提质增效,有效缓解了市场压力下道路客运业的“阵痛”。


    在淄博交运“沂源县—济南、淄川区—济南”两条线路开通前,帮邦行已与淄博顺和客运合作开通了“淄博—济南遥墙机场”专线和“淄博—滨州”两条网约车出行线路,日订单量均保持稳步增长状态,新增线路与淄博原有线路共同形成淄博客改“一城两运”的局面。


    两大龙头客企持续发力,使淄博地区客运改革进程走在时代前列。同时,“新客运”的运用将为淄博至济南整个网约车出行线路网注入新的活力,为促成整个山东地区城际出行线路网的布局和形成提供先行保障,有效促进山东省交通运输新业态的快速落地。


    道路客运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出行市场的中坚力量,在行业的“阵痛期”,故步自封不是出路,唯有持续深化道路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积极拥抱技术升级,提供多样化的出行服务,在“变”中迎新,在“变”中定位,在“变”中发展,方能回归道路客运的比较优势,在高品质多样化服务的发展方向上实现转型升级。